提案管理
中部 提案編號:1093
2026 Dream IN信義・築夢前行
提案類型:閱讀 服務日期:2026-01-26

服務對象:南投縣信義鄉信義國民小學學童

學校名稱:輔英科技大學

社團名稱:Dream It Possible團隊

社團粉絲團:https://dreamitpossible.org.tw/

提案內容
1、【陪伴建立信任】 服務人員以尊重、陪伴、分享的平視高度,讓孩子感受家庭般的支持與對談,共享每日三餐,且不拘形式地進行繪本分享、校園同樂與閒談,可逐漸消弭初見面的陌生感與戒備心。 2、【閱讀素養~繪本引導與雙向生命交流】 本次營隊選讀繪本為《雪獅》(吉姆.黑爾摩著),透過導讀分享與動態戲劇的呈現,引領孩子進入故事情境,體會角色在面對變動時的徬徨與抉擇,並思考如何在困境中,喚醒並運用內心深處的勇氣。另藉由繪本與戲劇的融合,讓孩子在富啟發性的氛圍中,學習與自己對話,並開始建立對未來的願景。 3、【認識自己的第一步~性格探索與自我肯定】 團隊透過DISC性格探索工具,引導孩子學習認識自己與他人,並課程安排城市青年與孩子彼此分享對對方特質的看法,透過「自己眼中的我」與「他人眼中的我」的比較,孩子得以思考與覺察,進一步理解自我真實樣貌與外在展現的特質。
提案緣起
1、11年以來Dream It Possible團隊持續在部落裡深耕服務,我們發現到:偏鄉孩子需要更多自我肯定與陪伴的力量;城市青年需要機會,跳脫升學壓力,看見「服務」與「付出」的價值。 2、我們深知翻轉不會在一天完成,但只要種下夢想的種子,它就會在孩子與青年的心中慢慢發芽。我們團隊重要的核心意念: (1)全球視野:聯合國提出17項SDGs永續發展目標,呼籲世界共同回應「消滅貧窮、優質教育、永續城鄉」等挑戰,Dream It Possible團隊應責無旁貸的投入行動。 (2)陪伴起點 自2014年團隊走入南投信義鄉布農部落,與孩子們相伴已11年,我們看見了偏鄉學童在教育資源與自我動機上的不足,也看到城市青年在升學壓力下的迷惘。 (3)翻轉行動 我們深信「翻轉需要數個世代,在開始就要做對的事」,至今已號召國內外65所高中與大專校院,累計708人次青年參與,攜手在地學校、社區與教會,以平等、尊重與分享,讓翻轉不只是口號,而是具體行動。 (4)築夢未來 我們堅信要「看見自己存在的價值」,並以「看見本心・築夢前行」為使命,未來將持續深耕,找到希望、勇敢築夢、實踐翻轉。
提案目標
1、願景:讓偏鄉孩子和來自臺灣各地的城市青年,在彼此的陪伴中,找到「我是誰」、「我能做什麼」的答案,勇敢選擇、實現夢想。 2、目標: (1)透過「ICE Project系統」課程,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特質與天賦,學會欣賞自己。 (2)在陪伴過程中,培養孩子的健康生活習慣、自信心與人際互動能力。 (3)讓城市青年學會傾聽、理解與領導,成為推動社會改變的種子。 (4)藉由閱讀、繪本、團康與戲劇,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與表達能力。 (5)建立跨世代、跨文化的支持網絡,讓「陪伴」能夠深耕持續。
執行期程
預計執行計畫期程 執行計畫內容 備註
2025-09-15 - 2025-09-30 整理服務計畫方案 與幹部研討服務計劃方案
2025-10-02 拜訪南投縣信義鄉信義國民小學 提供及討論寒假服務計劃方案
2025-09-15 - 2025-12-24 社團例行課程 安排閱讀、性格認識、團體動力活動等課程
2025-09-15 - 2025-10-31 城市青年服務人員招募 透過報名、面談,招募跨校城市青年服務人員
2026-01-20 - 2026-01-22 服務人員行前訓練 在輔英科技大學實施
2026-01-23 - 2026-01-25 服務人員建站及駐站訓練 在南投縣信義鄉信義國民小學實施
2026-01-26 - 2026-01-29 國小閱讀教育服務營隊 在南投縣信義鄉信義國民小學實施
2026-01-29 活動總反思及慶賀 在南投縣信義鄉信義國民小學實施
2026-01-30 活動結束撤站下山
2026-01-30 - 2026-02-28 經費核銷及成果製作 依經費贊助單位要求完成
預算規劃
經費執行規劃 經費預算
交通費(租用遊覽車輸送人員及物資) 30000
保險費(服務人員及學童) 4200
餐費(行前訓練+駐站演練+活動營期) 102000
住宿費(行前訓練留宿輔英科技大學) 13200
講師費(康輔講座) 6000
繪本 3000
印刷費 8000
材料費 8000
雜支 2600
總經費
177000
預期效益
1、偏鄉國民小學學童: (1)透過口腔清潔、正確洗手等實作課程,養成健康生活習慣。 (2)經由課程、繪本導讀與戲劇演繹,提升孩子的自我認同與自信。 (3)在團體動力活動、小隊反思及合作挑戰中,培養正向的人際互動與團隊合作。 (4)經由性格探索、自信短講、目標想法分享等課程設計,強化表達與溝通能力。 (5)藉由矇眼活動、大地遊戲及團康合作,激發面對挑戰的勇氣。 (6)城市青年與部落孩童在陪伴、互動與反思中,看見彼此的差異,並促進跨世代、跨文化理解。 (7)長期陪伴模式不僅讓孩子獲得持續的支持感,也讓城市青年體驗「付出與收穫的生命交換」,營造正向支持網絡。 2、參與服務活動之城市青年: (1)響應聯合國提出的17項SDGs永續發展目標,深化社會責任感。 (2)透過與布農族孩子及部落社群的互動,培養同理心與跨文化理解。 (3)透過協調、分工以解決問題,強化團隊合作與溝通能力。 (4)在服務行動過程,面對自身的侷限與挑戰,建立自我探索與反思能力。 (5)透過與孩子共同經歷挑戰與成長,獲得陪伴的喜悅,累積生命經驗與成就感。
0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