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選作品
東部 序號:1055
2025 台東縣海端鄉利稻部落夏令營
提案類型:其他 服務日期:2025-06-28

服務對象:台東縣海端鄉霧鹿國小利稻分校學生

學校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社團名稱:慈幼會山地服務團(利稻部落服務隊)

社團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tuShanFu

提案內容
在科技迅速發展的今日,人工智慧、綠能與永續設計逐漸改變我們的生活模式。然而,許多創新其實源自歷史智慧與傳統技藝。本營隊透過沉浸式體驗,引導孩子認識過去與現代科技的連結,思考如何融合兩者知識以創造永續未來。營隊故事以時光機失控為背景,孩子們將穿梭歷史時空,從食、衣、住、行、育、樂六大面向,探索不同時代的技藝與科技。例如從古代農耕與飲食保存,到未來健康飲食趨勢;從傳統服飾文化到環保材質的服飾設計;從木構建築到AI智慧建模;從火車到磁浮列車;從中醫診療到智能醫療;以及從傳統戲劇到結合物理與科技的互動娛樂,激發孩子跨時代的創造力與永續意識。
提案緣起
國立台灣大學慈幼會山地服務團(簡稱台大山服)原成立於民國62年,服務地點分布於台東縣海端鄉五個部落:加拿、新武、下馬、霧鹿、利稻,每一期進來的團員平均分布於五個部落,於寒暑假期間上山為原住民學童舉辦課業輔導,並從事村民社區服務的工作,在將近二十年的服務過程中與該村的居民及兒童建立良好的關係,並陪伴兒童成長。由於時代轉移,台大山服已於民國82年停止上山服務的活動。雖然目前山上的環境已經改善很多,但是我們仍然發現學童需要新資訊的刺激,也需要大學生陪伴以走過人生中的許多關卡,因此於幾年前許多已畢業的台大山地服務團老成員集結起來,決定再回鄉繼續服務。2012年夏天,台大山服重拾二十年前被放下的使命,登記為國立台灣大學的服務性社團,回到台東縣海端鄉的新武、霧鹿與利稻部落舉辦營隊,並在2016年冬天再回到加拿村舉辦生活營,開拓新一代的長久耕耘。未來希望更深入、完整地訓練富有熱情的大學生,為部落的孩童與朋友們帶來更優質的陪伴。不只是部落孩子們心靈上的陪伴與支持,也設計優良的教案,幫助他們的學習。並希望透過與村民的互動與家訪,了解部落的生態,適切且及時的提供協助。
提案目標
本課程以時空穿梭為主軸,透過「過去、現在、未來」的今昔對比,引導孩子思考哪些傳統智慧仍具價值,並反思技術與生活方式的變遷是否帶來新的挑戰。透過動手操作傳統技藝與未來科技,孩子將觀察社會變遷,學習從中辨識機會與風險,培養批判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同時,課程也強調與未來的接軌,在每項實作中融入科技創新,幫助孩子理解現代技術如何回應環境與社會議題。我們希望透過歷史與現代的融合,啟發孩子對永續發展的關注與責任感,成為能創新、具使命感的未來公民。
執行期程
預計執行計畫期程 執行計畫內容 備註
2025-03-16 團聚社課 歡迎新生與社團運作講解
2025-03-29 團聚社課 兒童情緒處理演講
2025-04-20 團聚社課 文化敏感度演講
2025-05-10 - 2025-05-11 期中志工訓練營 兩天一夜的志工訓練活動
2025-06-15 行前叮嚀 指導老師將於出隊前給予團員重要行前叮嚀
2025-06-28 利稻營期場佈 前往台東、場地整理、教案準備
2025-06-29 - 2025-07-11 利稻營期 前往部落進行營隊活動
2025-07-12 利稻營期場復 場地復原與整理、回台北
預算規劃
經費執行規劃 經費預算
交通費 40030
膳食費 82520
活動教具費 15110
保險費 4995
雜支(水電瓦斯費等) 4200
其他(零用金) 8000
預期效益
1.增加原住民學童對自我的認識與文化的認同,及科學衛生教育等等認識。 2.促進原住民與大學生之間的友誼,使大學生能成為其未來生活中的資源。 3.藉由本活動許多晚會舉辦的機會,讓原住民學童有公開表現本身才藝的機會與提昇自我表達的能力。 4.培養原住民學童社會功能及人際關係的技巧,對學童成長過程具有重大而關鍵的意義。 5.強化大專學生對社會弱勢族群的關懷與接納,進而發展互惠互助的關係。
511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