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班課程(教育性) 以本營隊核心目標三大面向出發,融入生活情境,兼顧各領域知識、態度與技能之統整,讓孩子重新審視學習與生活的連結,對學科產生興趣與好奇、習得足以面對未來,且能夠帶走的能力。 前瞻課程(輔導性) 協助孩子依據自身條件,瞭解自己於本營隊的定位及目標。看見自己在活動中與學習的連結,進而有效地適應環境、發掘潛能,找到學習方法, 探索未來的生涯目標。 綜合活動(生活性) 透過學科中之非本科與遊戲活動之連結,引導孩子進行興趣探索與自我發覺,帶給孩子放鬆的遊戲與互動性質活動,協助孩子未來之生涯探索。 成果發表(評量性) 評量孩子營期中之表現與成長,幫助孩子獲得可視的成果與自我認同的肯定。透過評量幫助學員學習與思考過程,看見自己努力的成果與進步。透過感性交流與生涯探索之活動,幫助孩子思考自己的未來,成就自我之成長與發展。
本營隊將帶領馬偕醫學生前往位於台東達魯瑪克部落的循理教會,並在七天的營期當中陪伴當地的學童和青年,上午以「課業輔導」的方式來進行,主要內容為協助學童完成暑假作業,其中以針對英文、數學能力做補救加強為主軸,以提升國語閱讀能力為輔。除了上午的課輔安排,到了下午我們也會帶領小朋友進行動態與靜態的教案,如:科學實驗、團康、烹飪等,給予當地孩子體驗各式活動的機會,激發他們的創造力以及對於事物的好奇。我們希望透過此營隊活動,讓馬偕醫學院的學生在籌備期間能培育設計教案和規劃活動的能力。實際前往東部偏鄉時能深入了解並對當地小孩提供教育上的協助,從中自我反思學習到如何引導兒童學習和給予他們愛與溫暖,持續延續馬偕博士「寧願燒盡,不願銹壞」精神。透過本次出隊使得馬偕醫學院與達魯瑪克部落能有更加緊密的關係,彼此得以分享資源,共享進步,同時馬偕醫學院也與孕育我們的這片土地—台灣有更加深厚親密的關係。
為了因應科技時代及108新課綱的素養,在主題方面,本次規劃以Scratch程式設計以及無人機操作的科技教育出發,培養孩子對科技素養方面的認知與能力及激發資訊化時代下的孩子們擁有對科技產物的興趣和學習動機;課程設計我們將以STEAM為核心,解決真實問題為焦點,關注實作探索的學習過程,融合跨學科的統整學習,藉由「程式設計」的過程建構邏輯性的思考模式,訓練理解問題、找出解決方案的能力且有不斷嘗試的精神;而無人機是新型科技產物,能夠吸引孩子們注意,進而增強學習動機,在課程中透過操控無人機提升專注度和操作能力以達成「做中學」的教育理念,並瞭解無人機在生活中的用途,使孩子們明白無人機的應用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從多面向習得不同學習經驗。
此次舉辦夏季營隊的方式是辦理為期四天的營隊給壯圍當地的國小學童,並且擴展服務範圍到壯圍內其餘的衛星國小學童,和當地建立情感、信任並在陪伴的過程中了解他們的需要。同時,我們也設計相關的活動和遊戲,寓教於樂的方式吸引孩童的目光,讓還在探索階段的孩童能夠以相對輕鬆的方式快樂學習。 由於是首次在宜蘭辦理小小醫學營,我們帶回小小醫學營最具特色的實驗教案「豬心解剖」和「認識骨頭」,讓小朋友可以第一次見識到醫學相關的實驗,同時加入具有專業豐富的知識有不失創意和樂趣的教案,如「爺爺怎麼了」、「上了賊車怎麼辦」等,開拓孩童的視野。同時我們加入了更多聽語系的專業課程,如「聽見你的聲音」、「一起過馬路」,讓小朋友更能深入了解聽力治療和語言治療的內容。在護理相關方面也有「身體檢查及評估」和「營養保健」,結合「科學實作」讓小朋友對於自己的身體和健康有更深的理解。
(一) 活動特色 以「展翅」為主題,展翅飛翔需要的不僅僅是外在能力,勇氣也是必要,在這次營會中我們期待透過陪伴以及品格教育為當地孩童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成為他們展翅前得以借助的力量。 (二) 活動細項 a、小鷹雄飛向宇宙 藉由「老鷹受傷後能忍著痛讓翅膀充血使其快速痊癒」這個意象設計遊戲,讓小朋友在未來遇到挫折時能夠有自信地往前邁進。 b、小夢的願望清單 讓孩子們嘗試看看培養不同的技能並進行職涯探索、拓展孩童能力,協助孩子們建構對於未來夢想的雛形。 c、隱形的翅膀 透過「小豬不會飛」繪本導讀,教導孩子發覺自我特質的重要、肯定自我與肯定他人的重要。 d、羽毛的重量 藉由故事《小鷹的一天(自編故事)》帶著孩子們認識自己和他人的優缺點。 e、羽毛與它們的產地 帶領孩子們意識到平時居住環境容易發生的危險以及「展翅」後孩子想要到達的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