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管理
南部 提案編號:1020
星火鄉情
提案類型:科學 服務日期:2025-07-01

服務對象:雲林縣九芎國小

學校名稱: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社團名稱:學生自治會

社團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TechSU?locale=zh_TW

提案內容
由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學生自治會主辦,預定於114年7月1日至7月4日於雲林縣九芎國小舉行。活動旨在透過大學生跨科系的專業融合,為偏鄉孩童帶來多元課程與生活體驗,包括戶外探索、品格教育、資訊應用及美感培養等。課程內容包含自製水火箭、種植四季豆、做披薩等實作活動,並結合破冰遊戲、闖關冒險及營火晚會等團康活動,增進學童學習興趣與團隊合作。活動亦安排社區家電維修服務,實踐大學生回饋社會的理念。全營隊由20名志工協力推動,服務對象為約40位小學生與30位社區居民,預計能促進學習資源的共享與地方連結。
提案緣起
本次「星火鄉情」暑期營隊活動由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學生自治會主辦,旨在回應當前偏鄉教育資源不足的困境。以雲林縣九芎國小為服務據點,該地區位處偏鄉,學童多來自資源相對匱乏的家庭,缺乏多元化、實作性的課外學習機會。此外,課堂中較難涵蓋品格教育、資訊應用、性別平等等重要議題,也凸顯出教育內容落差與成長環境差異。因此,本營隊希望透過大學生志工團隊的投入,結合各系所專長,設計出寓教於樂的課程與活動,幫助孩童拓展視野,激發學習動力。 活動動機主要源自於對教育平權的關注與實踐社會責任的初衷。首先,透過結合自製水火箭、種植四季豆、披薩製作等課程,讓孩童在動手做中學習生活科學與團隊合作,並從中建立成就感與自信心。其次,也藉此機會導入生命教育、品格教育與多元文化等主題,期望培養孩子正向價值觀。對大學生而言,營隊是將課堂所學實際運用於社會的最佳平台。參與志工不僅能培養組織與溝通能力,更能在服務過程中,理解社會的多樣性與公共議題的深度。藉由本次營隊的實施,亦可促進大學與地方社區的合作,實踐「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理念,實現知識與服務的良性循環。
提案目標
本次透過舉辦暑期營隊,期望為雲林縣九芎國小學童提供多元且富含教育意義的活動。透過自製水火箭、種植四季豆、團康遊戲與品格教育等課程,孩子們能從中提升學習興趣,培養動手做與團隊合作能力,同時建立正向價值觀與生活態度。營隊也安排社區家電維修服務,提供居民實質協助,促進學生與在地社區的互動與連結。對參與的大學生志工而言,不僅能實踐所學,提升課程設計與溝通組織能力,也能從中培養責任感與同理心。整體而言,此提案有助於縮短城鄉教育差距,強化大學社會責任的實踐,並促成大學生與社區間的良性互動與合作。
執行期程
預計執行計畫期程 執行計畫內容 備註
2025-04-01 - 2025-05-30 躊躇經費 多方尋求經費
2025-06-23 - 2025-06-28 密集準備期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第三教學大樓
2025-06-29 - 2025-06-30 駐營 雲林縣林內鄉
2025-07-01 - 2025-07-04 營期 雲林縣林內鄉九芎國小
2025-07-05 - 2025-07-31 核銷經費 於期限內與課指組核銷經費
預算規劃
經費執行規劃 經費預算
團員膳食費(早餐60、午晚餐120) 36000
學員膳食費(午餐120) 19200
交通費(遊覽車) 30000
保險費 20800
教材教具費 15000
雜支 5000
總經費
126000
預期效益
本次「星火鄉情」營隊預計服務雲林縣九芎國小共40位學童,透過每日8小時、共計4天的課程安排,累積提供1,280小時的兒童教學與陪伴服務。同時,由20位北科大志工參與活動設計與執行,總服務時數預估達640小時。營隊包含6種以上主題課程,如自製水火箭、種植四季豆、披薩製作與性平教育等,每位學童將完成2至3項作品,並透過課後學習單與品格反思卡片進行成果回饋,預期問卷回收率可達90%。在滿意度評估方面,目標學童滿意度問卷平均達8分(滿分10分)以上,且80%以上的志工預計將回饋自身在課程設計、溝通與團隊協作方面有所成長。此外,透過社區家電維修服務,預計協助30位當地居民,促進學生與社區的實質連結。整體而言,本活動將達成教育扶助、人才培育與大學社會責任實踐的多重效益。
12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