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選作品
中部 序號:904
「師大山服,給你幸福」114年寒期服務隊
提案類型:其他 服務日期:2025-02-04

服務對象:發祥村、力行村:國小學童、青少年、長者

學校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社團名稱:山地服務隊

社團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tnushanfu

提案內容
在寒假期間至南投縣仁愛鄉發祥村與力行村,進行為期九天之全村型服務: 1. 全村性活動: (1) 家訪:與家庭間的對話,拉近與部落間的距離,並實際了解部落樣貌及所需。 (2) 晚會:熱絡部落氣氛與村民們同樂,促進隊員與部落情感。 (3) 彩繪:協助推動「美化部落」,希望藉此融合社區營造理念,以期社區能朝更美好的未來發展。 2. 小朋友課程:透過課輔協助國小學童完成作業,並規劃音樂、情緒等素養培養課程,陪伴孩童在活動中多元學習、快樂成長。 3. 青少年課程:舉辦球類競賽、自我探索與生涯規劃、團康遊戲、星夜談心等活動,促進與青少年間的情感交流。 4. 長者課程:透過手作、早操帶動跳、運動會等課程規劃,帶領年長者進行簡單的活動保持身心健康,達成老人安養照護與陪伴。
提案緣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山地服務隊今年已邁入第五十三屆,本隊從民國七十年起,定點於南投縣仁愛鄉的兩個泰雅族部落——力行村馬烈霸部落以及發祥村瑞岩部落進行服務。 我們致力於維持此長期定點的服務模式,以高穩定性來降低對服務對象的負面影響,並以尊重、學習的態度進入部落與之交流,我們與部落保持著雙向的互動,互相幫忙、一起成長與陪伴,至今已共度了四十三年的時光。 而在長期定點的服務之下,我們每一次出隊都會思考是否有能夠改進或創新的空間,長期服務的優勢在於對部落現況有定期的追蹤,但若沒有將出隊期間發現的問題帶下山繼續探討與反思,將無法帶給部落最實質的幫助。 近年來,山下的籌備不再只專注於我們想帶什麼課程、活動內容給部落,而是密切地向部落諮詢活動內容的方向是否符合他們真正的需求;我們也會於籌備期間安排培訓例會,將每次先鋒隊於學期間至部落經歷的的所見所聞更新給隊員,也會於此例會中安排部落議題反思的環節,帶領隊員反思山服與部落間的意義;另外,今年的我們更著手進行課程上的創新,將過往固定的課程主題納入可以讓各課程股長彈性發揮的意見,期許今年寒假我們可以帶給部落更不一樣的視野。
提案目標
1. 文化交流:促進隊員與服務對象間的文化交流,產生更進一步的認識。藉由認識泰雅傳統文化,培養隊員文化欣賞的素養,提升對原住民議題的關注。透過「文史隊」的形式,協助部落耆老們一同記錄部落歷史與口傳文化,及後續規劃以期達到喚醒文化意識之目的。 2. 提供本隊能力所及之協助與資源:透過小朋友課程中的品格、素養等主題活動,使學童能以有趣的方式進行學習;以及於青少年課程中帶領國高中生一同探索生涯,並反思自我與表達想法。 3. 真正的服務學習:使隊員理解「服務」並不是服務者單方面給予,而是服務者與服務對象雙向互動。隊員藉籌備活動及執行,學習以往未有的體驗、修正過往錯誤的觀念與認識社會多元性。
執行期程
預計執行計畫期程 執行計畫內容 備註
2024-10-01 114寒共識會 討論114寒服出隊目標並達成共識。
2024-10-18 114寒一籌會 驗收、討論各課程內容與進度。
2024-11-02 114寒二籌會 驗收各課程完整活動內容。
2024-11-16 114寒培訓例會 認識泰雅文化與原民議題、隊員默契建立。
2024-12-07 114寒三籌會 驗收各課程完整活動內容、確定人力協調。
2025-01-13 - 2025-01-14 114寒總驗 總驗收、各股打包。
2025-02-03 114寒行前會 總驗收、宣達出隊注意事項。
2025-02-04 - 2025-02-12 114寒正式營期 至南投縣仁愛鄉發祥村、力行村進行服務。
預算規劃
經費執行規劃 經費預算
保險費 3864
隊員伙食費 49680
交通費 39600
住宿費 26160
文健站點心材料費 1250
課程材料費 5000
文宣費 3300
雜支 5584
預期效益
一、受惠對象 南投縣仁愛鄉發祥村瑞岩部落村民,可能接觸人口約200人;力行村馬烈霸部落村民,可能接觸人口約400人。 二、影響效益 1.隊員方面: (1)使隊員了解何謂「服務」,於交流過程中逐步地反思與成長,並培養隊員關懷的社會素養,看見需求,卓越追求。 (2)透過實際接觸與互動體現不同文化之生活背景,讓隊員初步認識原民文化,以期更進一步提升隊員對當代原民議題的關注。 (3)促進隊員團隊合作、及臨機應變的處理能力。 2.服務對象方面: (1)透過新創立之「文史隊」,期待能協助部落文化保存,並更進一步推廣多元文化之議題。 (2)透過課輔活動協助小朋友完成寒假作業,並期望透過課程及遊戲規劃,培養小朋友的素養與文化意識。 (3)與青少年交流、互動的過程中,能給予彼此生命中的經驗,並達到肯定自我以及認同自我文化的珍貴。 (4)以實際走訪家庭的形式,更瞭解村民實際生活概況及教育情形,對於日後服務方向的進行檢討與改進。 (5)陪伴部落裡的長者,透過手作課程與闖關活動規劃,達到身心靈的愉悅。 (6)透過與部落攜手共同推動的部落美化活動,一同朝向更美好的未來發展。
197
回頂端